全国防灾减灾日:科普演练活动遍地开花‌

日期:2025-05-13 19:37:39 / 人气:7



5月12日,我国迎来了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,今年的主题是“人人讲安全、个个会应急——排查身边灾害隐患”。从5月12日至18日,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。各地区、各有关部门积极响应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的号召,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宣教和实战演练活动,旨在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能力。

在北京、辽宁、上海、浙江、安徽、山东、湖北、广东、海南、云南、宁夏、青海等地,纷纷举办了防灾减灾日的启动仪式,通过悬挂横幅、发放宣传资料、设置展板等形式,向公众普及各类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。河北、江西、河南等省份则通过新闻发布会,详细部署了防灾减灾日和宣传周的各项活动,确保活动有序进行。

应急管理部、中国地震局等部门更是发挥专业优势,举办了安全知识发布会,普及地震安全知识,介绍防震减灾工作的最新进展。同时,应急管理部还发布了应急科普IP形象,让安全宣传和应急科普更加生动有趣,吸引了大量公众的关注和参与。

在科普宣教方面,各地各部门也是各显神通。北京采取了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科普宣教模式,包括主会场活动、科学中心会场、安全体验馆公众开放、新闻发布会以及线上科普宣传等,让公众能够全方位、多角度地了解防灾减灾知识。天津则开展了儿童视角实景探险式科普活动,将防灾减灾和安全知识融入闯关打卡、实景互动展中,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。

此外,上海发布了基层单元公众版自然灾害风险与防灾避险提示地图,为公众提供了便捷的灾害信息查询途径。浙江、安徽、福建等地也通过设置AI智能体验互动区、展示应急救援无人机和智能机器人等“黑科技”、运用地方方言进行科普宣传等方式,让防灾减灾知识更加贴近群众、深入人心。

除了科普宣教活动外,各地各部门还结合实际、贴近实战,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灾害防范应对演练。湖北、江苏、福建、河南等地分别针对极端强降雨、地震、台风、洪涝等灾害类型,组织了综合应急演练活动,通过模拟真实场景、检验应急机制、锻炼应急队伍,有效提升了灾害应急处置能力。

特别是在学校、社区、养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,各地更是加大了演练力度,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、有序地进行疏散和救援。重庆、宁夏等地就分别组织了学校地震应急演练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,让师生和居民在实战中掌握应急技能、提高自救互救能力。

据统计,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,各地各有关部门将持续聚焦群众身边灾害隐患,组织集中开展灾害风险辨识、巡查排查和整治行动。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,不仅增强了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能力,也为构建平安中国、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作者:亿兆体育




现在致电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亿兆体育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