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哪吒 2》下映背后:利益博弈与发行策略之思

日期:2025-06-30 21:39:31 / 人气:6


6 月 30 日,随着最后一场放映时间截止,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在经历 153 天的放映后正式下映。这部电影的密钥延期历程与最终下映决策,背后藏着复杂的利益考量与影视行业生态的深层逻辑。
票房曲线:从辉煌到平稳的起伏之路
《哪吒 2》自大年初一上映,开局便展现出强劲势头,前两个月票房与排片占比遥遥领先。然而,第二次密钥延期后,随着《不说话的爱》等新片上映,其票房与排片优势不再 。从清明档开始,《哪吒 2》单日票房降至 882 万,排片退居二三线。即便如此,在后续三次密钥延期期间,它仍凭借观众基础,从 150 亿出头的票房攀升至 154 亿多,“苟” 出近 4 亿票房,这一成绩远超春节后上映的其他国产电影。尽管密钥延期引发网友非议,但从票房数据来看,此前的延期确有其必要。
下映抉择:多维度的利益权衡
回顾《哪吒 2》四次密钥延期通知,均在密钥失效前 10 天左右发布,这意味着六月下旬片方已决定不再延期。此时,《哪吒 2》排片占比降至 0.5% 左右,日票房产出有限,即便再延期,新增票房也十分有限。而且,6 月 21 日《酱园弄・悬案》上映,后续新片不断,逆袭难度极大。
对片方而言,电影下映并非收益终结。上线流媒体将开启新盈利模式,提前上线可能获得更高版权收入,与延期放映的分账票房相比,前者显然更具吸引力。此外,今年暑期档竞争激烈,动画电影多达十多部,即便《哪吒 2》延期至暑期档,学生群体中想看的观众大多已观影,其市场空间将被大幅压缩。乐观估计,再延长一个月最多产出三四百万票房,片方分账仅一百多万,远不如提前与平台合作划算 。
发行争议:利益分配与行业生态的碰撞
《哪吒 2》第二次延期后,排片下滑,但此时光线传媒已凭借电影赚得盆满钵满。若能调整结算价与分账比例,或能助推票房、提升排片。降低结算价可吸引更多观众,拓宽异业合作;降低分账比例能让影院获利更多,从而增加排片。此前《长津湖》盈利后,博纳影业便有过类似操作 。
然而,光线影业始终未改变结算价与分账比例。光线总裁王长田在上海电影节发言称,当前利益分配格局不利于制片方,行业亏损严重,风险集中在制片环节,投资方制作方仅能拿到 33% 的分账比例,难以维持行业基本投入 。尽管从行业长远发展看,动态调整分账比例或能带来双赢,但光线基于自身利益考量,未做改变,这一策略也引发了业内关于利益分配与行业生态的广泛讨论。
《哪吒 2》的下映,不仅是一部电影放映周期的结束,更是影视行业各方利益博弈与策略选择的缩影。其背后的决策逻辑,既反映了片方对短期与长期利益的权衡,也折射出影视行业利益分配格局的现状与挑战。随着电影行业的发展,如何在保障各方利益的基础上,实现共赢,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
作者:亿兆体育




现在致电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亿兆体育 版权所有